化学与材料学院
设为首页 丨  加为收藏 丨 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专业设置
    • 青拓产业学院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中级及以下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学习资料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方案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科技厅重点实验室
    • 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冶金新材料基地
  • 研究生工作
    • 学位点简介
    • 导师简介
    • 培养管理
    • 招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招生专栏
    • 就业创业
  • 学生工作
    • 绿点协会
    • 新思想读书社
  • 实验室建设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教学
    • 实验室管理
    • 仿真实验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
    • 教学示范中心
  • 评估工作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师范专业认证
研究生工作
  • 学位点简介
  • 导师简介
  • 培养管理
  • 招生工作
学位点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工作 >> 学位点简介

1.本学位点概述:

宁德师范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于2024年正式获批。学位点坚持“立足宁德,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锂电新能源汽车工业、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为依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下设能源化工、材料工程两个领域,侧重于上述领域的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旨在培养具备材料与化工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材料化工领域企事业单位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2.本学位点的学科建设情况:

材料与化工以新能源材料、冶金新材料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调育人机制,区域优势明显。材料与化工所依托的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省级服务地方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省高校创新教育改革创业试点专业;特色化工材料专业群入选省教育厅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获省高校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本科高校教学团队。

3.本学位点的教学科研平台情况:

材料与化工学位点现有实验室面积11000平方米,实训实验室面积650平方米,实验仪器总值达4000多万元。目前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等大型仪器及丙烯酸甲酯虚拟仿真工厂实训基地。

拥有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科技厅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工信厅冶金新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绿色能源与环境催化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平台。成立了青拓产业学院以及联合研发中心;与宁德时代成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福耀集团和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订单班”。

4.本学位点的师资及科研成果情况:

材料与化工专业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10人,副高职称21人,其中博士学位53人,硕士生导师24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省高层次人才13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6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管优秀人才1人,市管优秀青年人才2人,市优秀教师2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各类天湖人才40余人。

先后承担国基13项(面上2项),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1项,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6项,其余项目400余项,发表SCI/EI文章200余篇。接受企事业单位技术委托合同9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100余项;成果转化12项,转化金额80余万元。

5.本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与优势:

(1)能源化工: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新能源电池材料、能源器件设计与组配等。该方向对接宁德新能源产业需求,依托省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与宁德时代开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等加工技术研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和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2)材料工程: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催化材料、冶金材料。该方向围绕宁德冶金产业链需求,依托省冶金新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特色生物化工材料省重点实验室,与青拓集团等企业进行金属防腐、三废回收等技术研究,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催化材料研发,在环境催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金属防腐蚀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Copyright © 宁德师范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 制作维护:信息化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   邮政编码:352100   闽ICP备10024257